作者: 吴伟材 (新加坡作家)
摘自: 早报网 副刊
有时我会突然把门锁上就去得很远。是很远。因此我最感歉疚还是我的植物。我会尽量在盆底下添加额外的水,希望回来时它们还能恢复生气。
奥运时有位旧同事来京助兴,住在我家。他很早出去,夜里很迟才回。初时不觉怎样,后来发现影响很大。因为给了他开门密码他都不会自己开门,我觉得整个生活秩序乱了,然后有天,他大概是去跟一些在内地的新加坡人聚会回来,说,好像这里人人都知道你不出去的,你是古墓派?
我比他年长20岁,无需解释。这时的他,恐怕对内外、远近、急缓、闹静、有无,种种看法都不一样。我倒想起陈世阳。世阳至多大他几岁,不只能理解这些,且只身在沪多年,茫茫人海,他那份个体感知,相较成熟得多。
或许,活到一个年龄,内与外的感觉就已经完全不具界限。
因为要在内或是要在外,已经不只是肉身位置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做出有在内与在外的意识选择。我能锁门而去,仍然可以去到最远还是在我自己之内。那位前同事看我足不出户,但我需要的话,我仍然能通过目前种种科技媒介,依然能摘取于我有需要的信息,就如太空侦察船可以侦查太空,但太空人不一定就得浮在银河系里仰泳。
近年最擅长的工夫大概就是隔离。一天就仅有24小时,可大多数现代人就无助地被种种他自己无法拒绝的空间、时间、信息、人事所侵占。被侵占久了,惯性甚至会让他默认那是应该的。因为那可以解释为现代生活的代价,还是个颇堂皇冠冕的借口。人的原来感知,渐渐退让了,取而代之,是每时每刻无数销售商业意识形态的媒体围在身边向人们进行各式各样的收买、虏掠、霸占、侵犯,而你最原本的想法,你最原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早已经跟你自己越来越陌生了。
我的抗拒是一种选择。我的内与我的外,必须都是我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商业都市讲究包装,从牛奶到吸尘机,从演讲到各种信息,仿佛粘黏着这个社会的最好强力胶,就是人人都降伏于这些包装所引发出来的种种欲望。
我唯一清楚是,倘若到了这年岁我的本质离开我,那么我的生活就会被卷入种种被动模式里而输得干干净净。老了才发现自己丧失本质绝对是件极端可怕的事——像一支大笔在你生命里划掉了一切,一切都不算数的。
其实不少学者也都在阐述如此简单的事,只是他们多数都用了些颇复杂的句子,“生命的存在与其本位”,白纸黑字地不忘洋洋洒洒,有些还得加个封面或副题。
没那么复杂。也不是那么复杂。假如世上只有一种科学,那么也就只需要一种宗教就够了。那样的话,像“科学”一词,“宗教”也能如斯清晰明净。宗教里的神性在宇宙中确实是存在的,在人类还没有用那么多复杂的话来解释它的不同层面时这神性就已一直存在。是人类的心在变,是我们不能填满的需索把一切复杂化了,尤其是欲望。
其实人人就只有一扇门。无论在外面走得再远,门内就是你自己的真正本性。就算你只是眼看四周耳听八方,你仍应该记得门内才是你的自己。
对人类而言,那个真正的自己,并不似时下种种解释那般复杂。生命的认识原本是一件不复杂的事。它原本简单,只要你相信,那就可以了,它简单到你不必去怀疑它。
但你要一直感觉到它在那里,因为它才是本营。
不必介意内与外,那不过是用来方便对照的形式形容而已。
摘自: 早报网 副刊
有时我会突然把门锁上就去得很远。是很远。因此我最感歉疚还是我的植物。我会尽量在盆底下添加额外的水,希望回来时它们还能恢复生气。
奥运时有位旧同事来京助兴,住在我家。他很早出去,夜里很迟才回。初时不觉怎样,后来发现影响很大。因为给了他开门密码他都不会自己开门,我觉得整个生活秩序乱了,然后有天,他大概是去跟一些在内地的新加坡人聚会回来,说,好像这里人人都知道你不出去的,你是古墓派?
我比他年长20岁,无需解释。这时的他,恐怕对内外、远近、急缓、闹静、有无,种种看法都不一样。我倒想起陈世阳。世阳至多大他几岁,不只能理解这些,且只身在沪多年,茫茫人海,他那份个体感知,相较成熟得多。
或许,活到一个年龄,内与外的感觉就已经完全不具界限。
因为要在内或是要在外,已经不只是肉身位置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做出有在内与在外的意识选择。我能锁门而去,仍然可以去到最远还是在我自己之内。那位前同事看我足不出户,但我需要的话,我仍然能通过目前种种科技媒介,依然能摘取于我有需要的信息,就如太空侦察船可以侦查太空,但太空人不一定就得浮在银河系里仰泳。
近年最擅长的工夫大概就是隔离。一天就仅有24小时,可大多数现代人就无助地被种种他自己无法拒绝的空间、时间、信息、人事所侵占。被侵占久了,惯性甚至会让他默认那是应该的。因为那可以解释为现代生活的代价,还是个颇堂皇冠冕的借口。人的原来感知,渐渐退让了,取而代之,是每时每刻无数销售商业意识形态的媒体围在身边向人们进行各式各样的收买、虏掠、霸占、侵犯,而你最原本的想法,你最原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早已经跟你自己越来越陌生了。
我的抗拒是一种选择。我的内与我的外,必须都是我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商业都市讲究包装,从牛奶到吸尘机,从演讲到各种信息,仿佛粘黏着这个社会的最好强力胶,就是人人都降伏于这些包装所引发出来的种种欲望。
我唯一清楚是,倘若到了这年岁我的本质离开我,那么我的生活就会被卷入种种被动模式里而输得干干净净。老了才发现自己丧失本质绝对是件极端可怕的事——像一支大笔在你生命里划掉了一切,一切都不算数的。
其实不少学者也都在阐述如此简单的事,只是他们多数都用了些颇复杂的句子,“生命的存在与其本位”,白纸黑字地不忘洋洋洒洒,有些还得加个封面或副题。
没那么复杂。也不是那么复杂。假如世上只有一种科学,那么也就只需要一种宗教就够了。那样的话,像“科学”一词,“宗教”也能如斯清晰明净。宗教里的神性在宇宙中确实是存在的,在人类还没有用那么多复杂的话来解释它的不同层面时这神性就已一直存在。是人类的心在变,是我们不能填满的需索把一切复杂化了,尤其是欲望。
其实人人就只有一扇门。无论在外面走得再远,门内就是你自己的真正本性。就算你只是眼看四周耳听八方,你仍应该记得门内才是你的自己。
对人类而言,那个真正的自己,并不似时下种种解释那般复杂。生命的认识原本是一件不复杂的事。它原本简单,只要你相信,那就可以了,它简单到你不必去怀疑它。
但你要一直感觉到它在那里,因为它才是本营。
不必介意内与外,那不过是用来方便对照的形式形容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